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书上架 | 《涵养天机习太极》

袁鹏 立品读书 2022-06-08

要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,就必须要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太极学说。



太极拳,哲理拳


太极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别的名词,令人感觉无比深奥、难以把握,还很奇特地出现了一种拳法——太极拳。这个拳法,应该是一种「哲理拳」,是一种依据与贯彻了中国太极哲理的拳法。


因此,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,人们是应该先学通、学透太极哲理,然后才能去练太极拳,还是应该先通过学练太极拳,然后才能理解和掌握太极哲理?

 

相传,太极拳传自于古代道人张三丰,是张三丰在非常深入地修学与掌握了「道」或「无极」哲理之后,才演化出来这一种特别拳法。所以关于拳与道的关系,历史上本来应该是「由道出拳」的。


我们认为,张三丰在证道以后,他身心的每一个举动就都是真正的太极拳。


太极与无极


关于太极拳,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中明确表述:


“太极者,无极而生,动静之机,阴阳之母也。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。”


也就是说,王宗岳认为,太极拳的「太极」是由「无极」而生的。因此「无极」是「太极」之母,如果没有「无极」,也就没有「太极」。


一般人怎么才能做到由「无极」而生「太极」,又由「太极」而化现「太极拳」呢?


顿法与渐法


在中国传统文化里,关于各种身心修炼的学派,一直有两种方法:一是顿法,一是渐法。


顿法,适用于上根利器之人,要求必须先做到一念悟时,刹那全是,不立次第,不假修炼。要求人们能够「致虚极,守静笃」,参透「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」


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「由道生拳」的方法,这是一种顿悟法门。然而,适于这种法门的那种上根利器之人,一般认为可能在万人之中难得其一,甚至一个时代也难出一人。


因此,对于大众,还是建议选择渐法。所谓渐法,也就是「以拳证道」的方法,以修习这种「拳」为一种手段,来实现证「道」的境界。


以拳证道


关于「道」,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描述为:


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”


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冥兮窈兮,其中有信。”


“视之不见,名日夷;听之不闻,名日希;搏之不闻,名日微。”


“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惟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其若冰释,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混兮其若浊。”



用身体直接体认


我们作为普通大众,更适于渐修法门,是很难以人们一般的、逻辑的、分别的、属于识神的思维可以证入的。


而且,用这种思维的方式去学习,越勤奋反而会离「道」或「无极」越远。


反之,我们不用思维的方式,而用身体直接体认的方式,才更易于把握,更容易契合这个「道」或「无极」的境界。

 

证道对一般人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,没有下手之处。修习太极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起始手段与方法。正确的太极拳修炼有利于人们证道,而错误的太极拳修炼则有碍于人们证道。


我们要走这条“以拳证道”的路,《涵养天机习太极》提供的太极桩法里的无极桩功与浑圆桩功,应该是一个特殊的微妙的最有效的方式。



太极桩法


在后世的各种太极拳中,无论十三式、二十四式、四十二式、八十四式、一○八式,等等,都应该是从太极桩法里演化而来,在这中间,太极桩法是根本,具体的不同架式是枝叶。


陈氏、杨氏、武氏、吴氏、孙氏、赵堡、武当等等派别,都是从太极桩法里分化而出来的,在这中间,太极桩法是本源,具体的各个不同派别都是支流。


李光昭老师所教授的太极桩法,包括无极桩功与浑圆桩功。其教授的殊胜之处,在于不从各种具体的拳架入手,而非常重视太极桩法的基础修炼,要求以太极桩法作为基本功来化显出真正的太极拳法。



李老师在教授太极拳中,特别重视拳与道的关系,强调由桩入道,以拳证道,将从几代太极拳先师得到的心法与内部的不传之密倾囊相授。


这些桩功方法是当前太极拳界非常稀有难得的教授,是区别与不同架势、不同派别的太极拳的殊胜之处,是真正符合王宗岳强调的由「无极」生「太极」,由「太极」生「阴阳」的程序与过程的。


 

太极拳不仅仅是在体育或武术的范畴,而更是在文化、哲学的范畴。


太极文化可以成为代表国家水准、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文化成果,应该是我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。


一个真正的中国人,都应该积极地学习和掌握太极哲理,一个真正的中国人,都应该积极地学习与修炼太极拳,从而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。


作为李光昭老师的学生,遵嘱拟此一文,特别向大家推荐此书。


购书直通车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